2007年4月16日

毛澤東主席與物質無限可分說





毛澤東主席與物質無限可分說

這場科學大戰早在1955年就已開始醞釀。當時日本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阪田昌一提出阪田模型,在國際上很有影響,也引起了毛澤東對物質無限可分說的重視。這年他親自召開了一次研究我國原子能科學發展的會議,有李四光、錢三強出席,在會上毛澤東問錢三強:「質子、中子是由什麼組成的?」錢三強回答說:「這個問題還沒有新的認識。」毛澤東卻說:「我看不見得,質子、中子、電子還應該是可分的,一分為二……你們倌不信,你們不信,反正我倌。」半年後,美國第一次發現了反質尹;一年後,又發現了反中子,證實了毛澤東的預言。對此,有科學家說,毛澤東比我們這些搞專業的物理學家還行!但人們還是難以想像,物質無限可分說會跟反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的鬥爭有聯繫,雖然1955年4月11日《人民日報》發表了《展開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批判》的社論。      但在以後發生的以毛澤東的「一分為二」批判楊獻珍的「合二為一」論的鬥爭中,就明顯地見到了以物質無限可分說劃線站隊情況。著名化學家徐光憲1959年編著的《物質結構》大學教材,緒論一章就說:「一派意見認為物質內部沒有空隙,是連續的,可以無限止地分割下去。例如我國戰國時代的哲學家惠施就有這樣的看法,他說一尺長的棍子,日取其半,萬世也取不完。另一派的意見認為物質不能無限制地分割下去。」這是一場艱難的站隊選擇,正如該書所說:「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唯心論哲學家,其中也包括某些自然科學家,是不甘心的。他們竭力歪曲二十世紀初關於物質結構方面的許多的發現。」




Powered by ScribeFire.

沒有留言: